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西方高等教育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西方高等教育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世界上第一所正规高等学校?
最早的高等学府: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回到雅典,在城外西北角一座为纪念希腊英雄阿卡德穆而设的花园和运动场附近创立了自己的学校——学园(或称“阿卡得米”, Academy)。学园的名字与学园的地址有关,学园的校址所在地与希腊的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Academus)有关,因而以此命名。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也因此而得名,它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学园存在了900多年,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学园受到毕达哥拉斯的影响较大,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
为什么西方的基础教育很不像话?但高等教育却很像话呢?
您怕是有什么误解,没到西方留学过,但读了一些关于西方教育的书。
西方的基础教育按照个人理解可以分为公共教育和贵族教育,基础教育不像话指的是公共教育,贵族教育要比我们基础教育要求高得多,可以说,从基础教育,依据身家和地位就开始做了筛选和分流,于是乎,高等教育看得很像回事儿。
而公共教育产生的就是产业工人,题主不知家里是不是有矿或者有亿万身家等着继承;如果,我们的基础教育也像这样分流,阶级就会固化;当然,也会有大量人因为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而无法学到赖以生存技能。
西方的基础教育很不像话么?可能不尽然。笔者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国人带了孩子去西方上学,因为孩子已经懂得加减法而被老师找到家长猛批一通,他们觉得孩子主要是要尽情玩耍,释放天性。
题中的“不像话”是否是指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国人的眼里,这可能是最有理由说西方的基础教育“不像话”的理由了。其实这真是我们自己的“不像话”。
西方的高等教育像不像话笔者不知。笔者凭个人想象,我们“像话”的基础教育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孩子,他们去了西方,西方的高等教育当然很“像话”了。
美国已经实现了教育分层,大部分人只需要混到高中毕业就行了,学校也就普普通通的公立学校,或者私立学校里的中下游,毕业后找个普通工作过日子,当屁民,你在视频里看到的那些基本常识一塌糊涂的大多数就是这种人。
极个别公立学校的尖子,以及私立学校里的一部分人家里条件不错,比较支持孩子学习,自身也比较努力的,会参加一些提高班,因为都是尖子,所以不用顾忌基础,上限可以很高,有点像奥数班,强度和水平不在我们的奥数之下,每年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咱们就是和这些人里的尖子pk,虽然目前美国那边比较厉害的选手都是华人了[偷笑]
然后这些人的主要目标是常青藤,而这些人再加上来自全世界的尖子高中生组成了美国高校的生源。
至于高校资源就更不用说了,科研经费主要靠捐赠以及成果转化,而这部分简单的可以理解为剪羊毛以及卖剪刀赚的钱,还是全世界的资源支撑。
简单来说就是美国的高等教育是全世界的人才以及经济支持的。
在这一点上不得不说我们做的并不好,现在国内的家长大都比较内卷,让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学很多东西,其实这违背了人大脑的发育规律。
基本上孩子在小学以前,思维模式属于低级思维,在这个阶段过多的不当教育会压抑孩子高级思维的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小学阶段表现很优秀,但到初、高中就不行了的原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西方高等教育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西方高等教育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