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部直属的高中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教育部直属的高中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部属公费师范毕业去高中还是初中?
我国部属师范院校共有六所,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
由这六所师范大学招收的公费师范生,须签订毕业后六年服务年限协议,毕业后通过双向选择,由教育主管单位分配到地市级的中小学任教,有正式的事业编制。因此,部属公费师范生毕业后既可以去高中,也可以去初中教书。
我女儿今年高三,‘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类大学的公费师范生’是分到偏远的学校吗?
我的女儿就是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我可以明确告诉题主,她们班上所有同学都在县级或市级中小学,不乏在省城工作的,部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是“香饽饽”。2019年8月,我女儿就已经是成都锦江区一所中学公办教师(正式)了。
我女儿2015年考上陕西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原来称免费师范生,2017年更名为公费师范生)。6所部属师范大学包括: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只有上述6所大学才能够在全国范围招收公费师范生,入学时签订3方协议,《协议》 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回生源所在省,毕业时找工作实行双向选择,大四时,可以在本省任何一所公办中小学应聘,如果自己没有找到工作,才由本县教育局安排工作,不过一般都安排在县城学校工作。
我们家的户口不在成都,但是我的女儿在大四时,在成都一所中学参加应聘,结果幸运地被选中,终于离开了我们这个小地方。
我女儿的大学同学有新疆的、广西的、陕西的、江西的等等,她的同学都在2019年参加了工作,工作都比较好,至少都是县城学校工作。
所以,部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不是分配到边远地区工作,而是可以在全省任何一个地方去参加应聘,关键是自己要有实力!
从我所了解的情况看,国家教育部所属的五所重点师范大学招生指标,要直接下达到边远乡村学校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是向重点(偏远)省分、边远地区有所倾斜而已。但是,在这些省分、地区内还是要公开招生、公平录取的。因为,国家出台这一招生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吸收优秀学生报考师范大学,是一种政策导向;而不是为了照顾某一所学校、更不是为了照顾某一个学生。从当前我国的国情看,公平竞争,择优录取还是高校招生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政策。
教育部:6省市率先使用统编高中新教材,语文教材古诗文占比近半,对此你怎么看?
中国教育老是干这么出格的事,不是对就是错,不是左就是右,中间没有缓冲带。干什么都要一步到位。也不考虑人们的接受程度和适应力。总想一嘴吃个胖子。现在的新教材,为了显示重视国学,将一半的课文改成文言文,这就是个极端的行为。国学是需要时间的熏陶和积淀的,是需要社会大环境来助力的,仅靠高中三年就想将丢落的国学知识补回来,那是不可能的,是一厢情愿。再说,国学知识,不仅仅体现在文言文上,现代文学中也有许多体现国学精髓的文章。不一定非要从老祖宗那里去现趸现卖。如果内心没有一颗虔诚的心,没有对国学的尊重,敬仰和敬畏,即使全变成文言文,也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也就是把头摇过去,摇过去,再摇过去而已。学点皮毛,却学不来他的精髓和内涵。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只要教育部能做出这样的决定,上面一定有上面的考虑与今后的发展方向。凭我本人的感觉有个小小建议:①首先是教育部及各部委的做法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在中华神州5ooo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不论从各项发明,包括文字发明演变至今,都领先于世界各地。他们在生活中不断吸取精华,除去糟粕才能够是伟大的中华,立足于亚洲的东方。
②从古代到现在,我们的先人层出不穷出现了很多文学家,诗词家,军事家,教育家等……。
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诸葛亮的出师表,三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等,还有司马迁的史记,孙子兵法等等……
③这些好作品全是我们先人留给后人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不但有责任而且有义务让我们的后辈们学好用好。让他们知道我们从那里来,以后到那里去。在他们之前经历了多少朝代,那个朝代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和人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励后人,努力学习立争于我们的祖国,永远走在世界之前列……
④我们当今的现代文学作品凭良心讲,看看比比古代古人的作品有多大的差别。就是句子通叙的记事文,中间夹杂些男女性事,就是文学作品还是文学状。让读者看了前边就能导出后续的结局。还有电视剧,看前几集后边读者就可以当导演了。真的太无聊了。
综上所述:坚决支持教育部及各部决定!这样的文化改变是顺应历史发展需要的。
本人坚决支持!
一个民族能否继续生存,靠的是文化传承。但是能否强大,必须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谁掌握了高科技,谁就掌握了未来。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优先发展。教育改革最忌讳大刀阔斧,急转弯或急刹车。中国人学母语,多数人也就是作为学习科学技术的工具。而不是也没有必要都去精通古文。没有必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古文上。即是古文对我国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也应逐步增加,并在实践中检验评估其利弊。不能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
古诗文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意境,多学些古诗文对欣赏和理解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很有帮助。我觉得比整天研究现代文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有意思和有意义。
我上高中时,学校语文教学试点,高一我们学了一整年的古诗文,从山海经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到清末林觉民的《与妻书》。这一年的文言文学习使我看白话小说无障碍,看文言文也没太大问题。要说唯一的缺点,就是当年高考时语文考得很不怎么样!😂但是,班里其他同学也有语文考得很好的!
所以,学习文化知识,学的是事物的规律和道理,学的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不存在加强文言文学习,就是以后要走恢复繁体字、改说文言的复古路线。
分享一道我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的题目一一引葭(jiā)赴岸
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这是世界数学史上很有影响的一个问题。《九章算术》成于公元一世纪,最迟定本于263年。而印度古代数学家婆什迦罗的《丽罗瓦提》一书中的”风动红莲”;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的《算术之钥》的”池中长茅”;以及欧洲《十六世纪的算术》一书中的”圆池芦苇”问题。它们要晚上几百上千年。
国学对于现在的中学生确实很重要,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应该多学学中国古代汉语言的精粹。无论孔孟之道,唐诗宋词,都是教育我们怎么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成才≠成人。
拿近几年的教育来说,教育已经偏向了边缘化,已经不是育人为主了,道德教育的确实导致以后素质的程度。
国家提出素质教育多少年了,但落实了吗?其实最终是要过那座"独木桥"!即使素质教育再怎么重要,但在家长、老师、学生看来,最终还是应试教育,一考决未来!
国家能提出并实施国学、古诗文言文大面积进入教材其实是好的,我们的中国英雄也应该写进中小学课本,应该让后代永远记住我们的民族英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育部直属的高中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教育部直属的高中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